《心经》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部佛教经典了,因为短小精干在现代佛寺里经常和大悲咒一起循环播放来增加氛围,一句“色既是空,空既是色”也是网络上经常用来抓梗的话语。实际上这部经典全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通行版本有两个,复杂的那个是鸠摩罗什翻译的,简洁的那个则是唐玄奘翻译的,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去西天取经的唐僧翻译的。这个经文的中文字尽管本人看过很多遍,但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这部经典到底在讲些啥,完全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反正感觉好像就是在吹一个咒语很厉害的样子,好像念这个咒就能得解脱一样,但是前面吹那么多到底又在说些什么呢,还是不懂。
因此这里就要推荐这本《心经解读》啦。此书是本人目前见过解读心经最理性最学术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一本,厉害的是这个书的作者是个美国人,好像因为对佛教感兴趣,所以连梵文也学了点,有了他对梵文意义的解释,很多莫名其妙的句子终于可以看懂了:等于是梵文音译为了汉文,然后再经过英文的注释并翻译为汉文,终于让本人这个汉人能够读懂梵文原意,也是功德无量。因此这里推荐这本书给对佛经含义感兴趣的大家。
全书就是类似本人下面这样一句一句的解读的,而且书里解读的更细致,本人这里仅借此分享一下个人的理解关键点:
1、菩萨的来历
心经第一句里的“观自在菩萨”,本人因为看西游记的缘故,一直以为就是观音菩萨。看了此书才知道这个观音菩萨为啥叫这个名字,其实也有些讲究啊。首先菩萨是大乘佛教里才有的称谓,全名是菩提萨陲,梵文即bodhi sattva,bodhi音译为菩提,即觉悟的含义,佛的梵文就是 buddha,也就是觉悟者的含义;sattva音译为萨陲,是有情的意思,但是这个有情不是汉语里的本来含义,虽然很多中国大和尚或古人都这么理解了,因为他们没法知道梵文的本来意思,只能看译文来自己理解,这也就导致了中国佛教的理解跟印度佛教的思想完全不是一回事。此书的好处就是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梵文的原意,这个萨陲是觉悟的知识性质料的含义,个人理解是强调有情感的生物才能觉悟。其次观自在是强调此菩萨擅长于观想,有时梵文名变为含有“微弱声音”的含义,此时就可以翻译为观音,但是鸠摩罗什不知道为何翻译为了观世音。但至少我们清楚了其实并不是为了什么避唐太宗的讳,而是“观音”这个名称本来就是最早的翻译。
2、般若波罗蜜多
原来每次读心经第二句“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感觉莫名其妙的,感觉根本不是中文表述,看了这书才搞明白原来连断句都错了,这句话要读作:“行 / 深般若波罗蜜多 / 时”,行是动词,而深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专有词,要断句含义为深 / 般若 / 波罗蜜多,其中波罗蜜多就是超越到彼岸的含义,即最后的至高境界。而深就是甚深,用来修饰般若,而般若(梵文为Prajna)则是佛教里的最高智慧的代称,深般若可以合起来表示破法我执的状态,再联合上波罗蜜多,就是大乘佛教追求的最高觉悟境界。也就是说心经后面的内容也就是描绘观自在菩萨在达到最高觉悟时的个人感受分享。
3、五蕴都是空
后面心经开始说是“照见五蕴皆空”,即观照到 色蕴(主观感官经验)、受蕴(主动分类整理外部信息)、想蕴(知觉)、行蕴(记忆,知觉活动积累的经验,即业报的构成元素)、识蕴(识别的认知能力)这五种范畴自性都是空的,也就是说认识到此五类范畴都不是永久独立完整的。有意思的是唐僧还在此句的后面额外自己加了一句“度一切苦厄”专门特地说明下五蕴空的作用和效果。
4、舍利子是谁
原文梵文版本里这里根本没什么舍利子,而是梵文iha,为喝的功用,是前面介绍说此经是观自在菩萨给弟子所讲,而弟子名为舍利子,所以鸠摩罗什就把这个喝的词直接翻译为听者的名字以表示大喝的效果。至于为何此人名叫舍利子呢? 书里告诉我们这跟佛教圆寂火化后的舍利毫无关系,原来是此徒弟的母亲名为舍利,所以此儿子自然就是“舍利子”,当然这个舍利子也是佛教中很有名的人物,在印度佛寺中通常造像侍立佛陀的右侧,中国佛寺他的地位则被阿难陀所取代。
6、色空不异
后面一大堆大家最熟的片段其就是从正反两个方向来讲:色与空毫无分别,既非实有又非非实有,也就无可断灭,强调了跟小乘思想的区别。同时又强调色和空是同一命题。因而也就有结论说“受想行识”这四蕴跟色蕴一样都是空。
7、全部都是空
再后面不但说五蕴空,实际连诸法都是空,这里的诸法是佛教的特殊用法,就是指一切构成世界的元素,特别注意到这里的“法”不是法律或准则的含义,而是元素的含义,这个最基本概念最容易区分哪些人是佛学入门了,哪些人是自己胡乱解读佛经的。像南怀瑾这种就是连最基本的法的概念都不懂就信口瞎吹的典型例子。
既然世界诸法都是空,其本质也就不是无常,那也就无所谓生灭,本质其实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跟小乘佛教的说法正好反过来了,按此思路,其实即空中无阿吡达摩,就是说世界本质既然空,那么小乘认识世界的方法其实就不本质了。
后面继续推论,就说更多小乘概念的实质其实都是空,那就是五蕴空,六根空(即所谓“无眼耳鼻喉舌身意”),十二处空(“无色身香味触法”),十八界空(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甚至连十二缘起法则也是空(”无无名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无老死尽“),最后甚至连佛教最基本的原理:四圣谛(“无苦集灭道”)也是空。就是说要这样推论出这些小乘的认识本质都只是概念,根本不是世界实质。
8、最终境界
不但前面各种认识空掉,连智和无得这两种状态也要空掉,这样就能达到菩提萨陲的境界,也就是菩萨境界啦(“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用西方哲学分析来说,此时处于有认识主体但实际没客体可认识,同时又有客体但其实没主体想去认识的状态(“故心无挂碍”),而这样就远离了小乘所错误追求的涅槃境界(即所谓“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结合前面一大堆论述就是想说明小乘所追求的“断灭空”实际就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所有佛都是靠般若波罗蜜多,才能达到“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的(“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里需要特别解释的就是这个看起来特别诡异的“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实这也是梵文音译词,梵文是anuttaran samyak sam bodhi,阿诺多罗(anuttaran)意为无上,跟后面“无上咒”的“无上”是同一个词,要理解为理性之上的含义。三藐(samyak)意为最佳,三(sam)意为圆满,菩提(bodhi)即觉悟。整个词按意思翻译就表述为无上正等正觉。
后面最有趣的翻译是“无等等咒”里的“无等等”,谁能想到这也是音译的,梵文是asama-sama,就是无法比拟的意思,也是一个经常用来修饰圣人的专有用词,也是诸佛的另一个名号,跟大明、大神一样的。
9、最后的咒语含义
所以前面全部的解释都是在说明要采用“般若波罗蜜多”的认识方法来认识到世界自性空的道理,是解释这种境界的状态和高妙,同时指出小乘涅槃境界的各种错误,这一大堆根本不是为了说明最后这段不明所以的咒语的功效,本人原来按照字面的理解,居然完全是错误的,甚至牛头不对马嘴。
那么这个像咒语的东西是什么含义呢?实际还是一段梵文的揭语,真实的作用其实是类似写总结抒情诗,就好比小说里的“有诗赞曰”的那种诗,不过还真带点咒语功效罢了,因为这是印度的传统,他们认为梵文诗在诵读时是真能实现字面的特殊效果的,而这个字面含义翻译应该理解为:揭帝(梵文gate,意为到达,比如如来的梵文就是写作 tatha-gata,就是仿佛到来的意思)揭帝,波罗揭帝(梵文para,意为超越或彼岸,整体意为到达彼岸),波罗森揭帝(意为全部到达彼岸),菩提萨婆诃(梵文 bodhi svaha,意为正果,其实可以直接翻译为善哉!)
所以按心经的意思光念最后的咒语也没用,还是要自己观照世界各种空从而获得觉悟才能真正有效啊。本人这才理解到《心经》应该是一部大乘中观学派的经典,而且还是入门级提纲挈领的经典,因此鸠摩罗什这个中观学派的大师才翻译这么详细,而玄奘作为唯识宗的信奉者应该只是把其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说明,而不是台阶,因此就简略翻译了。当然本人这里说的是个人理解,未必全部正确,而且比较初略,推荐大家还是仔细阅读《心经解读》一书,再继续思考吧。
抢沙发
还没有评论,你可以来抢沙发